复次,瞋恚因缘佛不能谏,是故智者应断瞋恚。
我昔曾闻,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,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。尔时世尊无上大悲,以相轮手制诸比丘,即说偈言:
比丘莫斗诤,斗诤多破败,
竞胜负不息,次续诤不绝,
为世所讥呵,增长不饶益。
比丘求胜利,远离于爱欲,
弃舍家妻子,意求于解脱,
宜依出家法,莫作不应作。
应当以智钩,回于傲慢意,
不适生斗诤,怨害之根本。
依止出家法,不应起不适,
譬如清冷水,于中出炽火。
既着坏色衣,应当修善法,
斯服宜善寂,恒思自调柔。
云何着是服,竖眼张其目,
蹙眉复聚頞,而起瞋恚想?
应当念被服,剃头作标相,
一切皆弃舍,云何复诤竞?
如此之标相,宜应断斗诤。
时彼比丘合掌向佛白佛言:“世尊!愿佛恕亮,彼诸比丘轻蔑于我。云何不报?”即说偈言:
彼之难调者,忍之倍见轻,
生忍欲谦下,彼怒益隆盛。
于恶欲加毁,犹如斧斫石,
彼人见加毁,我亦必当报。
尔时世尊犹如慈父,作如是言:“出家之人应勤方便断于瞋恚,设随顺瞋极违于理,瞋恚多过。”即说偈言:
瞋如彼利刀,割断离亲厚,
瞋能杀害彼,如法顺律者。
患瞋舍出家,不应所住处,
嫌恨如屠枷,瞋乃是恐怖。
轻贱之屋宅,丑陋之种子,
粗恶语之伴,烧意林猛火。
示恶道之导,斗诤怨害门,
恶名称床褥,暴速作恶本。
“诸瞋恚者为他讥嫌之所呵毁,汝今且当观如是过。”即说偈言:
瞋剧于暴虎,如恶疮难触,
毒蛇难喜见,瞋恚者如是。
瞋者睡亦苦,毁坏善名称,
瞋恚炽盛者,不觉己所作,
及与他所作。于分财利时,
不入其数中,若於戏笑处,
众人所不容。如是诸利处,
由瞋都不入,瞋者叵爱乐,
其事极众多。常怀惭耻恨,
虽以百舌说,说犹不可尽,
略举而说之。地狱中受苦,
不足具论尽,瞋恚造恶已,
悔恨身心热。是故有智者,
应当断瞋竞。
尔时如来为诸比丘种种说法,而其瞋忿犹故不息,以是因缘诸天善神皆生瞋恚,而说偈言:
犹如浊水中,若置摩尼珠,
水即为澄清,更无浊秽相。
如来之人宝,为于诸比丘,
随顺方便说,种种妙好法。
斯诸比丘等,心浊犹不净,
宁作不清水,珠力可令清。
不作此比丘,闻佛所说法,
而其内心意,犹故浊不清。
如日照世间,除灭诸黑闇,
佛日近于汝,黑闇心过甚。
如来世尊呵诸比丘如斯重担,有悲愍心,复更为说长寿王缘。而此比丘蹙眉聚頞犹故不休,而作是言:“佛是法主,且待须臾,我等自知。”于时如来闻斯语已即舍此处,离十二由旬在娑罗林一树下坐,作是思惟:“我今离拘睒弥斗诤比丘。”尔时有一象王避诸群象来在树下,去佛不远合目而住,亦生念言:“我得离群极为清净。”佛知彼象心之所念,即说偈言:
彼象此象牙极长,远离群众乐寂静,
彼乐独一我亦然,远离斗诤群会处。
说是偈已入深禅定。尔时诸比丘不受佛说后生悔恨,天神又忿,举国闻者咸生瞋恚,唱言叱叱。时诸比丘各相谓言:“我等云何还得见佛?当共合掌求请于佛。”即说偈言:
我等违佛教,三界世尊说,
瞋恚恶罪咎,住在我心中,
悔恨炽猛火,焚烧于意林。
善哉悲愍者,愿还为我说,
我今发上愿,必当求解脱,
从今日已往,宁舍于身肉,
终不违佛教。
佛知诸比丘心之所念,即说偈言:
欲瞋恚所禁,恼乱不随顺,
我今应悲愍,还救其苦难,
婴愚作过恶,智者应忍受。
譬如人抱儿,怀中种种秽,
不可以粪臭,便舍弃其子。
说是偈已从草敷起,欲还僧坊。尔时天龙夜叉阿修罗等,合掌向佛,而说偈言:
呜呼有大悲,大仙正导者,
彼诸比丘等,放逸之所盲,
竞忿心不息,触恼于世尊。
如来大悲心,犹故不背舍。
悲哀无瞋嫌,意欲使调顺,
如似强恶马,捶策而令调。
尔时如来既至僧坊光明照曜,诸比丘等知佛还来。寻即出迎,头顶礼敬而白佛言:“我等斗诤使多众生起瞋忿心,极为众人之所轻贱,我等今者皆堕破僧,唯愿世尊还为说法使得和合。”于时如来为诸比丘说六和敬法,令诸比丘还得和合。是故佛说断于瞋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