术语 包含 11721 条词条数据
约於所观境界之唯识。五种唯识之一。法苑义林章一曰:「一境唯识,阿毘达磨经云:鬼与傍生,人与天,各随其所感,事等心异,故义非真实。如是等文,但说唯识所观之境者,皆境唯识。」
270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06日见佛之相好而发心,谓之见相发心。此见相依四教之机,有四种不同。然其所对之佛身,必為丈六之释迦应身。应身為所观之境,观见此四相之别也。因而定為境本之佛身,為丈六之释迦,是谓之境本定身。止观辅行一曰:「皆以叁藏如来而為境本,於色相上四见不同。」四教仪集註上曰:「如...
111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06日Viṣaya,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,又,我得之果报界域,谓之境界。无量寿经上曰:「比丘白佛: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。」入楞伽经九曰:「我弃内证智,妄觉非境界。」
73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06日起信论所说叁细之一。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之境界者。亦名现相。又名现识。唯识论所谓果能变。与识之自体分所现之相分同。起信论曰:「境界相,以依能见故,境界妄现。」
361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06日境為所观之境,行為修断之行。果為所得之果。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叁性有体无体,有為无為等,谓為境。已知境界,则修习闻思修叁慧,凝五重唯识观,谓為行。果者,谓有漏之修,能感世间一切之妙果,无漏之修,永灭诸障而得大菩提也。
318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0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