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5 条词条数据
草即药草也。药草既蒙云雨之润,即得生长,而能遍治众病,变体成仙,以譬五乘之人,既闻法华之教,无漏智慧即得增长,能破无明之惑,开佛知见,故以叁草喻之。(五乘者,菩萨乘、缘觉乘、声闻乘、天乘、人乘也。) 一、小草,小草喻人、天也。谓法雨既沾,无不蒙润,而人、天之...
出法华经文句 / 263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梵语比丘,华言除馑。谓众生薄福,在因无法自资,得报多所馑乏。出家之人,戒行是良福田,能除因果之馑乏,故名除馑。或言不翻者,名舍叁义故也。 一、破恶,谓比丘修戒定慧之道,能破见、思之恶,故名破恶。 二、怖魔,魔,梵语具云魔罗,华言杀者。谓能杀人智慧之命也。比丘...
出大智度论 / 188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一、犯戒杂僧,谓其虽持禁戒,为利养故,与破戒者常共亲附,同其事业,杂处熏习,因而破戒,是名犯戒杂僧也。 二、愚痴僧,谓其虽在阿兰若处,诸根不利,闇钝愚鲁,经律论藏不能解了;于诸弟子,或犯禁戒,亦不能教令清净忏悔,是名愚痴僧也。(梵语阿兰若,华言闲静处。) 叁...
出涅槃经 / 373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一、本毗尼藏,梵语毗尼,华言律。谓为律师者,必本于毗尼,讽诵通利,句义辩习,文字不忘,然后可以教授于人,所以称之为律师也。 二、坚持不杂,谓为律师者,当怀惭愧,坚持法律,于毗尼藏所有文句义疏,悉皆通达;若有问者,次第而答,不相杂乱,所以称之为律师也。 叁、受...
出善见毗婆沙律 / 282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一、行圆满,谓听闻正法,依法修行,复能为他如法演说,自利利他之行既周,是名行圆满。 二、果圆满,谓由修行,即能证涅槃之果,圆成满足,是名果圆满。(梵语涅槃,华言灭度。) 叁、师圆满,师即受道之师。谓能以佛所说之法,教诫于我,复能引发一切梵行,令得满足,是名师...
出瑜伽师地论 / 269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梵语沙弥,华言息慈。谓息恶行慈也。 一、驱乌沙弥,谓能驱遣乌鸟,即七岁至十二叁岁者,皆名驱乌沙弥也。 二、应法沙弥,谓能与出家之法相应,即十四岁至十九岁者,皆名应法沙弥也。 叁、名字沙弥,谓能止息诸恶,勤行众慈,可以沙弥名字称之。即二十岁已上,皆号名字沙弥也...
出翻译名义 / 220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天者,天然自然乐胜身胜,故名天也。 一、世间天,谓十方世界,一切刹土中,诸大国王,虽处人中,享受天福,是名世间天。 二、生天,即一切众生,修行十善之因,受其果报,或生欲界天,或生色界天,或生无色界天,是名生天。(十善者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...
出涅槃经 / 368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界,限也、别也。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,故名界也。 一、欲界,欲有四种:一者情欲,二者色欲,叁者食欲,四者淫欲。下极阿鼻地狱,上至第六他化天,男女相参,多诸染欲,故名欲界。(梵语阿鼻,华言无间。第六他化天者,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。 二、色界,色即色质,谓虽离欲界秽...
出华严孔目 / 504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一、能勇猛,诸天耽嗜欲乐,不复进修;是人虽不见当来之果,而能修诸苦行,精进不怠,是能勇猛胜诸天也。 二、能忆念,诸天耽嗜欲乐,慧性常惛,是人能忆记曩久所作所说之事,了了分明,悉无忘失,是能忆念胜诸天也。 叁、能梵行,梵者,净也。诸天耽嗜欲乐,不复增修善业;是...
出大毗婆沙论 / 230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梵语阎浮提,华言胜金洲,即南洲也。叁洲者,东弗于逮、西瞿耶尼、北郁单越也。 一、勇猛强记,谓南洲之人,于诸教法,勇猛读诵,记闻广博,心不忘失;其余叁洲,则不能然,所以胜之也。 二、勤修梵行,谓南洲之人,于诸清净梵行,则能精勤修习,期证道果;其余叁洲,则不能然...
出长阿含经 / 386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佛告比丘:我见有叁种人,于诸有情多获利益,其恩难报;假使尽其形寿,以诸上妙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及余资缘而供养之,亦不能报也。 一、令出家者,谓若有人,为其说法,劝令出家,剃发染衣,以正信心受持净戒,乃至成就菩提,其恩难报也。(梵语菩提,华言道。) 二、令知...
出大毗婆沙论 / 260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经云:太子十七岁纳妃叁人,以示同人法也。 一、瞿夷,梵语瞿夷,华言明女。其父名水光长者。女生之时,日将没,余光照其室内皆明,因名瞿夷,是太子第一妃也。 二、耶输,梵语耶输陀罗,华言华色。是太子第二妃,即罗睺罗之母也。其父名移施长者。 叁、鹿野,鹿野是太子第叁...
出瑞应经并翻译名义 / 277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知识者,闻名钦德曰知,睹形敬奉曰识。谓修行之人,欲得道果,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,同行知识以策励,外护知识以资养,叁者俱备,方能成就其功,故名善知识也。 一、教授善知识,宣传圣言曰教,训诲于我曰授;即教授之师也。谓其人内外方便,通塞障碍皆能决了,是名教授善知识。...
出止观 / 189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般若经云:菩萨欲成无上道者,应起平等心,于一切众生,无有偏党,皆生亲爱之想,莫生怨心,莫生中人心,故名叁想。 一、怨想,怨想者,谓有人加害于我,及害我父母兄弟者,亦生亲爱之想也。 二、亲想,亲想者,谓于父母兄弟及亲戚朋友等,皆生亲爱之想也。 叁、中人想,中人...
出大智度论 / 261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一、审虑思,谓在意地筹量之时,未有所作,故名审虑思。 二、决定思,谓意既决定,乃有所作,是名决定思。 叁、动发思,唯识论云:动身之思,名为身业;发语之思,名为语业,是名动发思。
出华严经疏钞 / 578 浏览 /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