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有智慧的佛教典籍搜索

BodhiDict.com - Wise Buddhist Classics Search

智慧搜索

菩提辞典 是一个专注佛教典籍的搜索工具。通过对佛教典籍的分析,提供更智能的搜索,使学习了解佛教变得更容易。

阅读体验

智能与人工结合,校注、注音佛教典籍,丰富扩展内容,提供更优化便捷的阅读版式,建立更适合现代学习习惯的阅读系统。

数字资料

收集整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佛教文化遗产资料,通过它们,了解佛教与华夏文明的融合和发展,展示更丰富的佛教文化。

菩提辞典收录内容

下面是已收录整理的词条、典籍和数字资料数量,这个数量还会不断增加

0

专名词条

0

三藏经卷

0

佛学典籍

0

数字资料

每日佛学

自在悦满意明
自在天变现欲乐之真言也。大日经疏十一曰:「如欲界有自在悦乐意明,(中略)自在天主以此悦乐意明力故,现种种杂色欲乐之具能满於一切,(中略)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现内外有情无情之境,如现食味音乐一一可提现前受用,若见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娱,各随彼心之所欲,何况如来真言而...
法化
正法之教化也。法华经化城喻品曰:「宣扬助法化。」华严经二十六曰:「独居其上,宣布法化。」涅槃经七曰:「光扬如来无上大事,开显方等大乘法化。」 又吾弟子谓之法化。以法化之之意。大广智叁藏愿讚曰:「金刚智之法化也。」
法界身
佛叁身中之法身也。佛之法身為周徧法界眾生而感应之佛身,故名法界身。一身即现一切身也。探玄记二曰:「现一身即一切身,名法界身。」观经定善义曰:「言法界者是所化境,即眾生界也。言身者是能化之身,即诸佛身也。」观无量寿经曰: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天...
五种性
种者,能生之义;性者,不改之义。性有叁种不同:有理性之性,有性分之性,有数习之性。此之五种,乃数习性分之性也。以由菩萨修观,断惑证理,历位从十住至于等觉,次第浅深不同,故有五种之性也。(菩萨,梵语具云菩提萨埵,华言觉有情。十住者,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...
五行
一、圣行,圣即正也,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,故名圣行。(菩萨,梵语具云菩提萨埵,华言觉有情。) 二、梵行,梵即净也。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,名之为净;以此净心,运于慈悲,与众生乐,拔众生苦,故名梵行。 叁、天行,天即是第一义天。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,故...
八备十条
唐彦琮法师就翻译立八备十条之法式。义楚六帖九曰:「彦琮法师云:夫预翻译,有八备十条:一、诚心爱法,志愿益人。二、将践觉场,先牢戒足,不染讥恶。叁、文詮叁藏,学贯五乘,不苦暗滞。四、傍涉坟史,工缀典辞,不过鲁拙。五、襟抱平恒,器量虚融,不好专执。六、要识梵言。七...

如浩瀚星辰的佛教资料

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佛教文化遗产数不胜数,收集整理这些资料,帮我们了解世界的过去和未来

诚敬供养福报

经者属于三宝中之法宝。供养经者,即供养法宝也。 -- 搜索词条【 供养
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。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盘。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